為把氨硼化合物轉變成一種納米材料,科學家們在某種溶劑中將固體化合美國能源部所屬的太平洋西北國家試驗室(PNNL)的研究人員正在采取一種新的方法,用一種納米尺度的儲氫固體材料給燃料電池汽車”加油”.他們的這一發(fā)現可使氫動力汽車早日出現,那時,環(huán)境友好的燃料電池將取代汽油發(fā)動機.
除了清潔有效地生產氫以外,所面臨的挑戰(zhàn)之一就是如何儲存并攜帶氫氣.無論采用什么方法,均需比傳統(tǒng)油箱的體積小,重量輕,且能提供足夠的氫使汽車行駛300英里不用加燃料.
方法就是找一種固體化學材料,能夠按照需要儲存并釋放氫.*近,PNNL的研究員湯姆奧特力和安那古特斯卡發(fā)現了一種由固體化合物釋放氫的方法,幾乎比過去的方法快100倍.他們在美國物理協(xié)會的會議上發(fā)表了他們的發(fā)現.
奧特力介紹說:”大家知道,氨硼化合物在低于攝氏80度的情況下可釋放氫,但釋放率是極低的,而在納米相情況下,氫溢出非常快,約比常規(guī)的大塊氨硼化合物快100倍.”
該試驗室團隊使用了一種納米尺度的中空材料作為氨硼化合物的支架,以實現在比常規(guī)更低溫度下,更高的氫釋放速率.較低溫度的反應(攝氏80度---既華氏170度,或以下)是重要的,因為這樣就不需要多余的能量來維持反應的進行.物溶解,然后把這種溶液加到中間多孔的支架材料中.
多孔材料的毛細管作用把氨硼化合物拉到支持物的微孔處,當把溶劑去除后,剩下的就是充滿氨硼化合物的納米微孔.每個微孔的直徑約6.5納米.
這種納米科學的方法也導致了高純氫氣的產生.
奧力特介紹:我們沒有發(fā)現可測出的一氮化硼晶體,它對燃料電池是有害的,一般因中空材料的反應而產生”.
根據計算熱力學分析,研究人員相信,這一過程*終可以設計成可逆的,這將使儲氫材料再生,且提供了一種壽命更長的可持續(xù)的儲氫化合物.目前,這一技術已申請專利.